



14所一部黨總支聚焦主責主業,緊扣全面全能型(知識全面、技能全面、協同全面,能擔當、能攻堅、能成事)總師人才隊伍建設目標,通過崗位場景鍛煉、項目場景歷練、管理場景演練、文化場景熔煉等“場景式培養”模式,有效推動大批青年人才脫穎而出,不斷促進總體隊伍結構優化,打造出一支聽黨話、技術強、善創新、懂管理、有擔當的復合型總師隊伍。
近三年,部門引進國內985高校優秀博士、碩士90余人,人才隊伍不斷充實壯大。為促進優秀青年快速成長為全面全能的優質總師,一部黨總支積極探索并推進“場景式培養”模式,全程領航、全域護航。
崗位場景鍛煉,夯實基礎能力
發放“新人入職禮包”,幫助新人快速融入大家庭。一部黨總支為每位新員工發放“新人入職禮包”,包含一堂黨史思政課、一次電科文化體驗活動、一場組織談話對接會、一張成長規劃表、一份新員工手冊、一本雷達專業書籍等“六件套”,將新人快速領進門。
實行“2+1”導師制,落實思想引領、業務指導。結合90后、00后青年意識形態特點與部門科研任務實際,探索并落實“2+1”導師制。配備業務雙導師,分別落實技術方向指導和具體業務技能幫帶;配備思想導師,由支部委員或黨小組長擔任,負責及時跟進思想狀態,幫助新人調整心態、更好融入團隊。
構建“四個一”培養機制,扣好入職“第一粒紐扣”。結對子、鋪賽道、搭平臺,構建新人識別“四個一”模式,即以完成“一個專題調研、一場專題報告、一項技術仿真、一次專項協調”為抓手,通過安排新人在入職一年內完成調研、報告、仿真、協調等任務歷練,明確工作任務和職責,充分識別人才特質、挖掘人才潛能,為后續培養發展和選人用人打好基礎。
項目場景歷練,鑄就攻關能力
強化重大項目實戰歷練,全面提升業務攻關能力。堅持在“重大項目實踐中鍛造人才”,依托重大工程項目場景,根據青年人才特質和成長規律,按照課題/項目—重點項目—競標項目的路徑,依次安排擔任總師助理、副總師等角色,從融入用戶需求論證開始到詳細方案、聯試聯調,再到外場保障,全方位、全鏈條參與項目全過程。一方面培養體系思維、責任意識,提高對系統設備整體把控能力;另一方面,總師在項目實現的關鍵環節予以點撥,幫助其積累豐富的工程技術經驗。
強化“揭榜掛帥”創新歷練,重點提升科技創新能力。堅持“四個面向”,通過設立“專項創新績效”—“揭榜掛帥”的技術創新歷練路徑,加快培養戰略科技力量人才隊伍。本著“讓青年擔當主角,攻克重大前沿技術,解決實戰裝備痛點”的立項原則設立專項創新績效工程,按年度部內立項、評審、考核,在推進關鍵技術落地、加速科技成果應用轉化的同時,發掘創新型人才。以此為基礎,選拔推薦優秀的創新項目團隊參與“揭榜掛帥”,依托更大的創新平臺進行歷練,深度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堅突破,持續強化科技創新能力。
管理場景演練,提升復合能力
選聘實習助理,培育青年骨干“管理能力”。以“有眼界、有技術、懂管理”為培養復合型總師目標,設立主任助理崗位進行管理場景演練,公開競聘選拔優秀青年人才,強化戰略思維、科研管理、團隊管理等管理要素培養,在領域規劃制定、技術路線確立、資源調度管理方面強化培養,提高眼界站位和管理實踐水平。
打造“明星講師”,促進人才全方位成長。設立“雛鳳新聲”論壇,打造“明星講師”,在同行業單位或高校開展宣講授課,讓青年博士擔任新員工、所培研究生導師等,在濃厚的科技創新學術氛圍中,以青年知識輸入的內循環和輸出的外循環促進不斷提升理論素養,實現技術與管理融合、跨領域融合,促進人才全面成長。
文化場景熔煉,激發奉獻能力
通過將“忠于使命、勇于創新、善于協同、成于務實”新時代電科文化場景視覺展現,挖掘展現預警機雷達、海之星雷達、天虹雷達等重大型號的奮斗故事,激發“愛國、奮斗、奉獻”精神。以參與重大演習演練任務為場景,通過開展“我的設備我負責”專項行動,在高質量、高效率保障演習演練過程中,激發科技人才家國情懷、弘揚科學家精神。
聚焦“重大競標、重大項目、重大創新”設立“專項創新基金”激勵機制,以“組織評價、總師負責”的方式,樹立“爭做奮斗者、勇當排頭兵”的價值導向。
一部黨總支牢牢抓住“人才是創新的第一資源”這一根本,把黨建鏈建在人才培養鏈上,通過轉變方式,主動搭建場景式培養平臺和機制,有效打造出青年人才工作落腳的“第一站”、職業發展的“第一生態”、事業成功的“第一碩果”。
該模式推進以來,大批青年人才脫穎而出,總體隊伍結構不斷優化,優秀人才輩出,青年人才成長速度明顯加快,初步打造形成了聚焦預警探測領域的創新人才高地。部門先后榮獲央企先進集體、央企示范黨支部、江蘇青年五四獎章集體等多項集體榮譽,擔任國防重點項目產品總師中40歲以下的青年占66%,30余名青年成功入選省部級以上專家,獲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、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突出貢獻者、集團公司五四青年獎章等省部級以上個人榮譽31人。創新活力進一步激發,高質量科技成果不斷涌現,牢牢占領探測感知領域制高點,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、二等獎各1項,國防、集團科技進步獎共11項。
?。▉碓?14所)